• python注释多行代码(python多行注释的正确写法)

    注释(Comments)用来向用户提示或解释某些代码的作用和功能,它可以出现在代码中的任何位置。Python解释器在执行代码时会忽略注释,不做任何处理,就好像它不存在一样。

    在调试(Debug)程序的过程中,注释还可以用来临时移除无用的代码。
    注释的最大作用是提高程序的可读性,没有注释的程序简直就是天书,让人吐血!
    千万不要认为你自己写的代码规范就可以不加注释,甩给别人一段没有注释的代码是对别人的不尊重,是非常自私的行为;你可以喜欢自虐,但请不要虐待别人。
    很多程序员宁愿

    2022-01-08 10:13:28
  • python编程例子与注释(python必背入门代码)

    一、原地交换
    Python 提供了一个直观的在一行代码中赋值与交换(变量值)的方法
    x, y = 10, 20
    print(x, y)

    x, y = y, x
    print(x, y)

    #1 (10, 20)
    #2 (20, 10)
    原理:赋值的右侧形成了一个新的元组,左侧立即解析(unpack)那个(未被引用的)元组到变量 <a> 和 <b>。一旦赋值完成,新的元组变成了未被引用状态并且被标记为可被垃圾回收,最终也完成了变量的交换。
    二、链状比较操作符
    Pytho

    2022-01-07 11:35:54
  • python注释方法快捷键(python中怎样添加中文注释)

    不论我们编写什么程序,写注释是一个很好的习惯。这不仅方便自己今后能读懂程序,也方便别人能读懂你的程序。特别是在维护程序时,注释显得特别重要,即使自己写的程序,时间长了,很可能也忘记你的具体思路。

    Python中的注释方法
    什么地方需要注释
    可以在程序的任何地方写注释。一般情况,变量的定义、类的属性、类的方法、算法设计的主要思路、类的作用等需要写注释。

    图文无关,就是为了好看
    当然,也不是处处都要写注释,处处写注释反而影响了程序的阅读。
    Python中的

    2022-01-06 16:14:20
  • idea注释的快捷键(idea添加类注释和方法注释)

    Java 的注释有 2 种
    //. 和 /*...*/

    IntelliJ IDEA 可以使用下面的快捷键来对代码进行注释:

    Ctrl /: for 单行注释 (//…)
    Ctrl Shift /: 块注释 (/…/)


    Java 注释类型
    如果你对上面的所谓单行注释和块注释不明白的话。
    就看看下面的图就好了:

    通常在 IDE 中,不同的注释类型颜色也是不一样的。
    灰色的是行注释。
    在这里有一个小技巧是,如果你想

    2022-01-04 10:14:44
  • 两小儿辩日原文是什么(两小儿辩日原文及注释)

    《两小儿辩日》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创作的一篇散文。此文亦是一则极具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。其记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孩子在争辩太阳远近的问题,而孔子不能作决断之事。说明了知识无穷、学无止境的道理,同时也赞扬了孔子实事求是、敢于承认自己学识不足的精神和古代人民敢于探求客观真理,并能独立思考、大胆质疑的精神。全文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、展开故事情节,人物语言极具性格化,人物形象则清晰可见、栩栩如生。


    9【原文】
    两小儿辩日
    孔子东游2,见3两小儿辩斗4,问其5故6。
    一儿曰:“我以7日始8出时去

    2022-01-01 10:39:30
  • 宋太祖怕史官文言文翻译(宋太祖怕史官文言文翻译注释)

    宋太祖赵匡胤是我国古代有名的皇帝,他陈桥兵变,黄袍加身,建立了宋王朝。不久,统一了中国,又杯酒夺了诸大将兵权,自以为政权相当稳固了,有些飘飘然。有一天,他坐朝归来,闷坐深宫,面有忧色。大太监王继恩问他不高兴的原因。赵匡胤说:“清早上朝时,有言前殿指挥一事的处理,‘偶有误失’,史官一定要记下来,我怎么会高兴呢?”  又一天,赵匡胤在御花园游戏,持挟弹弓打小雀子。玩得正高兴,忽然有黄门官奏报,说有人猛击景阳钟,当有急事面奏。赵匡胤丢下弹弓,三步并两步地,匆匆忙忙整冠束带出殿。岂知奏折却是一般的例行公事,他顿时

    2021-12-31 16:21:41
  • 陋室铭翻译和原文(陋室铭原文及翻译注释和赏析)


    《陋室铭》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。全文短短八十一字,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,安贫乐道,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。文章层次明晰,先以山水起兴,点出“斯是陋室,惟吾德馨”的主旨,接着从室外景、室内人、室中事方面着笔,渲染陋室不陋的高雅境界,并引古代俊彦之居,古代圣人之言强化文意,以反问作结,余韵悠长。



    【原文】
    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。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。斯是陋室,惟吾德馨。苔痕上阶绿,草色入帘青。谈笑有鸿儒,往来无白丁。可以调素琴,阅金经。无丝竹之乱耳,

    2021-12-31 16:21:06
  • 寻隐者不遇的诗意注释(寻隐者不遇的诗意讲解)

    寻隐者不遇


    (唐) 贾岛
    松下问童子,言师采药去。
    只在此山中,云深不知处。
    隐逸生活是古代文人雅仕或谋仕者向往的一种生活方式。在这里寻是寻访,拜访。隐者这里指隐居在山林中的老朋友或友人。不遇是没有遇见。童子指隐者的小弟子。言是告诉之意。不知处指不知道隐者的行踪。


    这首小诗别出心裁,以凝练的手法勾画山间景色,意境深邃,余韵悠长。去拜访亲友本来很常,也很简单,但作者却写得很有韵味波澜。老少一问一答,情趣盎然。诗人见友不在,问友人弟子:“你心里师傅上哪儿去了呢?”童子

    2021-12-31 16:19:56
  • 浪淘沙的诗意赏析(浪淘沙刘禹锡诗意和注释)

    浪 淘 沙
    李 煜
    帘外雨潺潺,春意阑珊。罗衾不耐五更寒。梦里不知身是客,一晌贪欢。独自莫凭栏,无限江山,别时容易见时难。流水落花春去也,天上人间。
    【赏析】
    南唐后主李煜在政治上是一个纵情声色,不修政事的庸主,而在文学上却是一位多才多艺,能诗善词的名家。亡国后,他的地位由帝王之尊沦为阶下因虏,使他的思想情感和词章笔墨发生明显变化,因而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一些流传千古的词作。王国维《人间词话》说:“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,感慨遂深,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。”对李龌晚期词的成就作出了中肯的评价。

    2021-12-31 15:19:31
  • 狐假虎威文言文翻译及注释(狐假虎威的寓意和道理)

    原文:
    虎求百兽而食之,得狐。狐曰:“子无敢食我也!天帝使我长百兽,今子食我,是逆天帝命也。子以我为不信,吾为子先行,子随我后,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?”虎以为然,故遂与之行。兽见之皆走。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,以为畏狐也。——《战国策》孤假虎威.mp30:55来自学习强大


    注释:
    假:借
    长(zhǎng)百兽:做百兽的首领。长,担任首领。
    走:跑,逃跑。
    然:对的。
    知识卡片:
    战国时,当楚国最强盛的时候,北方各国都惧怕楚国大将昭奚恤,楚宣王感到很奇圣。有一位名叫江乙的大臣,

    2021-12-30 17:20:24
  • 古诗小池的诗意及注释(古诗小池的解释译文)

    南宋杨万里的《小池》是一首入选小学课本的诗,妇孺皆知。下面分别用普通话读音和客家话读音注释一下它的韵 ,比较一下,是不是客家话与宋朝读音更为接近?
    普通话读音:
    小池
    南宋 · 杨万里
    泉眼无声惜细流liú,
    树阴照水爱晴柔róu。
    小荷才露尖尖角jiǎo,
    早有蜻蜓立上头tóu。
    客家话读音:
    小池
    南宋 · 杨万里
    泉眼无声惜细流liū ,
    树阴照水爱晴柔yiū 。
    小荷才露尖尖角gɔ,
    早有蜻蜓立上头tiū 。
    注:客家话中“角”读英语音标的“gɔ”第三声,ɔ第三声即o

    2021-12-30 15:16:59
  • 管宁割席翻译和原文(管宁割席文言文翻译注释)

    管宁、华歆①共②园中锄菜③,见地有片金,管挥锄与瓦石不异,华捉④而掷去之。又尝⑤同席⑥读书,有乘轩冕⑦过门者,宁读如故⑧,歆废书⑨出看。宁割席分坐,曰:“子非吾友也。”⑩
    ——《世说新语•德行》
    注释:
    ①管宁、华歆(xīn):
    管宁(158-241):字幼安,汉末魏人,不仕而终。
    华歆(157-232);字子鱼,东汉时任尚书令,入魏后官至司徒,封博平侯,依附曹操父子。
    ②共:共同,一起。
    ③锄菜:锄地种菜。
    ④捉:拾。
    ⑤尝:曾经。
    ⑥同席:同坐在一张席子上。古人席地而坐。
    ⑦轩冕

    2021-12-29 17:19:38
  • 郑伯克段于鄢翻译原文(郑伯克段于鄢原文及翻译注释)

    《说文:艸部》: “蔓,葛属。从艸,曼声。”
    译文:“蔓,像葛草一类的藤生植物。从艸,曼声。
    《说文》艸部,会意兼形声字,今为艹部。


    “蔓”的本义是葛类藤生植物,即茎不能直立而在地上蜿蜒或依附在他物之上的植物。引申指这种植物不能直立的枝茎。如杜甫《新婚别》:“兔丝附蓬麻,引蔓故不长。”
    葛类藤生植物可以爬蔓,由此引申为事物的扩展延伸。如“蔓延”、“不枝不蔓”。
    左丘明的《春秋左传》的开篇就是“郑伯克段于鄢”,里面的故事把蔓的字意说的淋漓尽致,“蔓草犹不可除,况君之宠弟乎?”

    2021-12-29 17:18:32
  • 凉州词译文及注释(凉州词这首诗的注释)

    凉州词
    唐·王翰
    葡萄美酒夜光杯, 欲饮琵琶马上催。
    醉卧沙场君莫笑, 古来征战几人回!


    这首诗以“凉州”为题,而且标之曰“词”;其实,它不仅不是词,而且也与凉州无必然的关系。凉州词是当时流行的一种乐府曲名,传说来自龟兹国,盛行于唐玄宗时期。唐诗中有不少以“凉州词”为曲调的诗歌,它们不一定跟凉州有关,但都是描述西北边塞风光和将卒战地生涯的诗篇。
    王翰并未去过塞外,他诗作中有关边塞内容的诗纯属想象之词,但就其内容来说,却十分形象逼真地反映了当时的边塞风光。王翰为人豪放不羁,“自比王

    2021-12-29 17:17:56
  • 竹里馆的诗意和赏析(竹里馆的译文和注释)



    怎样理解王维的《竹里馆》?
    这首诗我在讨论王国维论诗词的“有我”、“无我”之境的时候是用来作为示例使用的。
    世人写诗,“有我”容易,“无我”难。为何?作为抒情言志的韵文,诗本身的功用就是表达。表达什么呢?表达诗人的内心,这自然就带入了诗人的思考和想法,成为“有我”之境凸显的作品。
    而“无我”是如何做到的呢?
    要达到“无我之境”,则需要超然的心态,跳出自己营造的诗的意境,让自己高于自己的作品世界,从内心俯视自己。
    这种超然物外的境界,完全由读者自己来感受阅读当时的感觉,诗人本身形象只是

    2021-12-29 16:19:19
  • 刺客列传原文及翻译(史记刺客列传原文及翻译注释)


    《史记》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。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,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(哲学、政治、经济、军事等)。《史记》最初没有固定书名,或称“太史公书”,或称“太史公传”,也省称“太史公”。“史记”本是古代史书通称,从三国时期开始,“史记”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“太史公书”的专称。《史记》与后来的《汉书》(班固)、《后汉书》(范晔、司马彪)、《三国志》(陈寿)合称“前四史”。刘向等人认为此书“善序事理,辩而不华,质而不俚”。与司马光的《资治通鉴》并称“史学双璧”。

    2021-12-29 15:17:48
  • 塞翁失马翻译及原文(塞翁失马文言文注释)

    “祸兮,福之所倚;福兮,祸之所伏”相信听过的朋友不少,日常中也有人经常会使用这句话。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,让很多人一头雾水。为了解释这句话,《淮南子》特意弄了一个段子《塞翁失马》解释。这篇课文我们都学过,但真弄明白了吗?知常容想今天与诸位好好聊聊。
    老人的马无缘无故跑到边境那边,跑回来时带回一匹马,这是得。老人的儿子骑那匹胡马从上面摔下来,大腿骨折,这是失。
    一年之后边境那边的游牧民族大举入侵,壮年全部上战场,城是守住了,但是上战场的大多数壮年都死了,老人的儿子因为骨折没有上战场得以保存,这是得。

    2021-12-29 15:17:11
  • 悯农古诗的意思是什么(悯农的注释和诗意)

    新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一年级课文、古文《悯农》,是2019年小学一年级课文、古文。要求小孩子(6岁或者7岁)背诵。
    意图是想小孩子通过学习苯课文,学习识字,了解农民的辛苦。潜移默化获得勤俭节约的美德。
    想法很好。
    但是,也许好的愿望和现实有一定差距。
    一、关于题目《悯农》?
    悯农是可怜农民的意思。是距离今天大约1000多年前的唐朝封建士大夫官员李坤(772-846,字公垂,排行二十,无锡(今属江苏)人。元和元年(806)进士。 穆宗时为左拾遗,徙江西观察使。武宗时拜相,出为淮南节度使。)站

    2021-12-28 17:18:39
  • 三峡翻译和原文注释(三峡课本上的注释)



    【 重要实词 】
    1 .略(完全)无阙(同缺,空隙、缺口)处12 .春冬之时(季节)
    2 .重岩叠嶂(直立像屏障的山峰) 13 则紊(白色的)湍(急流)绿潭
    3 .不见曦(日光,这里指太阳) 月 14 .回清(清波) 倒影
    4 .亭午(正午) 15.飞漱(冲荡)其间
    5 .夜分(半夜) 16 .清荣(茂盛)峻茂
    6 .水襄(冲上、漫上)陵 17 .良(甚,很) 多趣味
    7 .沿(顺流而下)溯(逆流而上)阻绝 18 .每至(到)晴初霜旦(早晨)
    8 .或(有)王命急宜 19 .林

    2021-12-28 16:23:18
  • 木兰诗的注释原文(木兰诗的注释原文译文)

    小墨:
    今天带给大家的“每日一课”是文言文:《木兰诗》。《木兰诗》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,也是一篇乐府诗。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,代父从军,征战沙场,凯旋回朝,建功受封,辞官还家的故事,充满传奇色彩。


    《木兰诗》【郭茂倩(编者)·宋】
    唧唧复唧唧,木兰当户织。不闻机杼声,惟闻女叹息。

    当(dāng)户:对着门或在门旁,泛指在家中。
    惟:只。
    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传出,木兰对着房门织布。听不见织布机织布的声音,只听见木兰在叹息。

    问女何所思,问女何所忆。

    2021-12-28 16:23:06
企业微信
个人微信
个人微信